近日,有成都濛阳批发市场的水果批发商户投诉,近期接到市场管理方通知,要求一次性缴纳3年租金,让商户倍感压力。这一变化背后,或许是雨润集团的对赌压力。

成都濛阳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由雨润集团等投资管理。近几年来,雨润食品营收净利润持续下滑,2020年—2024年,雨润食品的营收分别为152.13亿港元、84.40亿港元、21.62亿港元、14.11亿港元、9.92亿港元。同样的,其亏损规模也在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净利润亏损额曾达20.19亿港元,但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503.70万港元、1.48亿港元、3857.30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方面,雨润食品由2023年的168.12%攀升到2024年的209.71%。其中3.44亿港元银行借款及2.51亿港元预提利息逾期,公司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仅有4100万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雨润食品曾实现过盈利,当年利润为30.60亿港元,但此次扭亏却并不是因为业务回暖,而是雨润集团重整获益所致——雨润食品2021年中报表示,本集团共44家有关子公司自2021年4月30日经法院裁定被纳入实质合并重整程序。其自此对重整公司失去控制权。

雨润集团曾年销超千亿,除主业食品外,旗下产业横跨物流、地产、旅游等领域,但多元化带来的不止更多的想象力,还有债务隐患。2015年,祝义财被检察机关监视居住,雨润集团也陷入债务泥潭,年报显示,2015年至2017年,雨润食品分别亏损29.77亿港元、23.42亿港元和19.15亿港元。

直到四年后的2019年1月22日,祝义财才结束被羁押状态,回到家中,此时的雨润集团已是风雨飘摇,据披露,雨润系482家公司,资产估值总额1273.04亿元,负债总额为1178.51亿元。

为了解决债务问题,祝义财搭建了证券化平台“雨润精选”,承载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两大核心主业。雨润集团的普通债券分三种方式清偿,30万元以内的用现金一次性清偿完,30万元—300万元的由雨润集团在5年内还完,超过300万元的则采取“以股抵债”的方式清偿。

“新雨润”的股权分配是这样的:雨润集团持有雨润精选33%的股份;37.29%的股份用于清偿债务;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7%;此外还预留有两个股份池,其中1号股份池占7.15%,2号股份池占15.56%。

这两个股份池相当于“赌注”,平台承诺2023年至2025年净利润总和不少于20亿元,2026年净利润需达到50亿元,如此则预留股份池中的股权奖励分配给雨润集团。反之,预留股份将全部补偿分配给债权人。此外,重组后的“新雨润”还必须在2027年年底前IPO,如果对赌失败,雨润集团就要按以股抵债的价格回购债权人手中的全部股权,届时若雨润拿不出钱,债权人有权要求处置相关资产用于偿债。

2025年即是雨润集团第一次业绩对赌“大考年”,因此有观点认为,濛阳批发市场一次收取三年租金,是雨润集团为了2025年的业绩对赌而采取的透支行为。

目前,商贩们一次性缴纳三年租金对雨润集团20亿元净利润目标的直接贡献尚不明确,但即便能在短期内缓解雨润集团的部分资金压力,也只是解决了当前的一个难题,未来,雨润集团还需面对更多的“关卡”,比如实现2026年净利润50亿元的目标和2027年的IPO承诺,这些远比眼前的一次性租金“输血”更为复杂和艰难。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谢文倩)

编辑:宋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