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身上发痒检查后确诊肝癌”的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4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觉得身体发痒,以为是过敏,结果检查后确诊肝癌。一些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肝癌可能伴随皮肤或眼睛发痒。

话题截图
不过,“肝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与肿瘤压迫胆管系统有关。”5月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郭朋告诉记者,皮肤瘙痒与肝癌的关联需谨慎看待,并非所有瘙痒都指向肝脏问题。根据临床经验,皮肤瘙痒更常见于胆管炎、胰头癌等胆管系统疾病,或过敏等非肝脏问题。
郭朋解释,当胆汁排泄受阻时,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可能进入血液,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但大部分肝癌患者并无此类症状,若仅将皮肤瘙痒作为肝癌的判断依据,容易造成误解。

出现这4种表现
当心是肝脏求救信号!
那么,到底哪些是更为“靠谱”的肝脏求救信号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畅等人2024年刊文介绍,这些症状才可能是肝脏的求救信号:
1. 蜘蛛痣
蜘蛛痣,通常表现为在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紫色或蓝色的小血管瘤。蜘蛛痣是肝功能异常的疾病如肝硬化的表现之一。
当肝脏发生疾病如急性肝炎、肝硬化时,其对雌激素的代谢能力会受到影响,导致雌激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进而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蜘蛛痣。
所以,一旦发现蜘蛛痣,就应该赶紧去专科就诊。
要判断一颗“红色的痣”是不是蜘蛛痣的方法很简单——用尖的东西去按压中间的红点点,血丝就会消失,如果松开,这些蜘蛛腿又会出现,那就是蜘蛛痣了。

图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 消化不良、胃口不好
肝脏功能受损后,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如果突然感觉食欲不振,又排除了胃肠疾病等因素,就要考虑可能与肝脏有关。
3. 出血症状
肝脏是人体合成凝血因子的场所,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所以如果突然出现口腔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消化道出血,的确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4. 皮肤发黄
肝脏是排毒的关键器官,当肝功能受损时,体内胆红素积聚可能导致皮肤发黄,尤其是眼白和皮肤表面可能呈现出蜡黄色。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护肝?
1. 远离6类伤肝食物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李春蕾2025年刊文提醒,远离6类伤肝食物:

酒精:酒精主要依靠肝脏代谢,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空腹饮酒,更易损伤肝细胞。
高糖食品:甜点、碳酸饮料、含糖饮料等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过量糖分直接转化为肝内脂肪堆积。
高油高脂食品: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易诱发脂肪肝,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高盐和加工食品:方便面、腌制食品、罐头等,含大量食品添加剂和盐,长期食用可加重肝脏解毒负担,还易升高血压。
霉变食物:花生、玉米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
隔夜菜:存放超8小时易滋生细菌,产生的自由基会破坏肝细胞。避免食用存放过久或出现异味的食物。
2. 常吃4类护肝食物
李春蕾建议,常吃4类护肝食物:
绿色蔬菜:如菠菜、甘蓝、西兰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能够帮助清除毒素。
优质蛋白: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肝细胞。
低糖水果:苹果、柠檬、猕猴桃含VC,促进代谢减少脂肪沉积。
养肝茶饮:绿茶含茶多酚护肝,菊花枸杞茶清肝明目。

3. 坚持适当规律的运动
坚持运动也有助于肝脏健康。很多上班族工作没时间,可以把运动安排在早晚。2024年《松果体研究杂志》上刊发的一项研究,就发现早上和晚上运动都减少了肝脏炎症,但晚上运动可能比早上更能改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对于经常久坐的人来说,不必纠结时间,只要能动起来,就是最好的。不过,晚上锻炼至少要与睡眠间隔2小时以上,以免影响睡眠。
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
编辑: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