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企业拉响了港股IPO的序曲,其中半导体公司成为主力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韦尔股份(603501.SH)、紫光股份(000938.SZ)、兆易创新(603986.SH)、天岳先进(688234.SH)、江波龙(301308.SZ)、广和通(300638.SZ)、杰华特(688141.SH)、和辉光电(688538.SH)、纳芯微(688052.SH)、峰岹科技(688279.SH)等半导体企业都纷纷官宣了不同进度的港股上市进程,这些大多为细分赛道龙头。

市场普遍认为,近期港股市场IPO市场活跃,主要是中国AI技术突破使港股市场情绪和信心得到修复,投资者参与积极性较高,打新赚钱效应也更明显。从盘面表现看,以科技和消费板块活跃,而科技板块则更聚焦半导体领域,一批中国半导体公司迎来价值重估,吸引了A股公司前赴后继。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未来“A+H”上市还会持续升温,一方面,龙头企业有国际化走出去的需要,需要境外资本支持;另一方面,对于龙头企业而言,香港市场融资效率远超A股。

扩产、全球化是主要目的

仅仅上周,A股就有两大半导体龙头先后宣布赴港上市,分别是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CIS图像传感器龙头韦尔股份,两家公司A股市值分别为770亿元、1568亿元,再度为港股IPO市场添了一把火。

从上市目的来看,A股半导体龙头几乎一致——为了加强国际化布局。

韦尔股份称,H股上市是为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发展,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与之相对应的,韦尔股份还于不久前更名为豪威集团,或为提高国际市场的认知度。

兆易创新也表示,赴港上市是为了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半导体公司官宣了H股上市计划,不乏细分领域龙头。

4月底,国内算力龙头紫光股份宣布港股IPO。在一次机构调研中,公司高管表示,希望以H股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其表示,近年来,AI等新兴技术加速发展和演进,公司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性和前瞻性,需要保持较大比例的研发投入。

同时,公司根植于中国本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市场资源投入,打造适配的产品,加大业务销售网络的建设;通过H股上市打造国际化品牌,可以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资本金,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更早筹划H股上市的部分半导体企业进度稍快,已披露招股书,从中可管窥这些半导体企业更具体的融资需求。

碳化硅衬底厂商天岳先进的港股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募资净额将分别用于扩张8英寸或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产能,持续加强研发能力,以及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并为该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参加的天岳先进业绩会上,其董秘钟文庆介绍,H股上市是公司进入国际化资本市场的战略布局,但最主要的目的是扩大产能,包括国内产能扩张、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这源于公司对碳化硅前景的看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的机会。

存储器厂商江波龙港股IPO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增加产能。招股书显示,江波龙计划对其位于苏州、中山及巴西的主要工厂进行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

2023年,由于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存储市场规模萎缩等因素,江波龙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差的财报,亏损达到8.37亿元。2024年,随着行业走出低谷,江波龙也成功扭亏。眼下,存储市场正面临着AI需求持续高涨以及消费终端市场萎靡带来的产品需求分化,江波龙便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业务。

这些赴港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存在颇多共性:一是募资主要用于扩产、研发;二是加强全球化布局,部分公司在海外市场已占据相当优势,例如,2024年,江波龙境外业务占比为71.15%,兆易创新为77.52%,韦尔股份81.47%,天岳先进为47.53%。

AH溢价收窄

对企业来说,实现A+H两地上市,可以拓宽融资平台,亦能提高国际影响力,可谓多重利好。不过,从不少个案来看,赴港融资却是股价下跌的开始。

以兆易创新为例,在港股IPO官宣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21日,公司股价小幅低开后逐步走低,当日跌幅达6.35%;22日、23日,公司股价继续向下。天岳先进于2024年12月27日宣布港股IPO,此后连续3日股价下跌。

这也让公司不得不进行回应,兆易创新对媒体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A+H双重上市的企业确实存在跨市场估值差异,港股价格通常会较A股出现一定折价空间。这种短期内的估值重构效应,容易引发投资者情绪波动。”

面对部分投资人质疑,上市公司寻求新市场融资,是不是缺钱的信号,就目前已经披露赴港计划的半导体企业而言,货币资金大多相当充裕。

兆易创新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为91.28亿元,同时手中的借款不到10亿元。紫光股份年底货币资金为75.34亿元,纳芯微、江波龙、广和通等在手资金均超过10亿元。

实际上,从AH股溢价情况来看,近期甚至出现了不少“倒挂”现象,进一步吸引A股公司赴港。

例如,比亚迪、招商银行等公司的H股价格已经超过A股。近期相继登陆港交所的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表现吸睛,其中5月20日上市的宁德时代上市当日大涨16.43%,总市值达1.38万亿港元。

截至5月26日收盘,宁德时代H股价格为314港元,A股价格为255元,其H股价格已高于A股价格。

一家国际券商的策略分析师表示,近期,AH溢价不断收窄,有利于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在港股获得更合理且更高的估值。同时,在政策支持下,自去年起,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持续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A股公司的申请审批流程。

平安证券则从制度上分析了赴港上市的优势。其称,一方面,对于主板上市条件,无论从净利润、市值还是营业收入等指标看,港股的要求均较A股更低,这利好无法满足A股主板要求的企业,同时也意味着满足A股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更易兼容港股主板要求。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行业,从行业要求、财务条件、科创属性三个维度看,两地制度各有优势,港股对高市值、科创属性相对不足的公司有更大吸引力。

王骥跃也指出,“港股上市最大难点,是香港市场审核容易、发行不易,往往需要市场认可才能发行成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