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饮酒绝非小事小节,无节制的推杯换盏可能成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慢性毒药”,进而毒害干部肌体,“稀释”干群感情,“泡软”品行作风,“醉倒”党性原则。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5月6日,云南省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动员部署会在昆明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作出部署,强调要以严肃的态度、认真的精神、有力的举措,坚决纠治违规行为,坚决刹住不良风气,把作风建设新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新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违规饮酒之风得到大力整治。然而,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一些人顶风而上,给违规饮酒穿上“隐身衣”,钻进“青纱帐”,上演由明转暗的“躲猫猫”游戏。此前,由云南省纪委监委摄制的系列片《问“剑”破局》对“局中人”进行了精准画像,其中不乏有县政府“一把手”、乡镇骨干力量、单位中流砥柱,有忙于“组局”的人,有纠结于去不去的人,有碍于面子的人,有任性妄为的人……最终一杯酒“撂”倒20余名领导干部,教训惨痛、发人深思。这也充分说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寸步不让,一抓到底。

违规饮酒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作风的大问题。酒桌上的推杯换盏,不仅可能让党员干部由“设防”变成“撤防”,酒水更可能成为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慢性毒药”,进而毒害干部肌体,“稀释”干群感情,“泡软”品行作风,“醉倒”党性原则。为此,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动员部署会强调,各级“一把手”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要常态长效整治,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八小时以外”监督。要健全制度机制,把从严查处和系统治理结合起来,与清廉云南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风腐同查同治合力……其中的措辞和要求都十分严厉,条条剑指违规饮酒顽瘴痼疾,充分彰显了云南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表明了执纪中抓早抓小的明确态度。树立起了正风肃纪的新标杆,释放出纠治“四风”不止步、不停歇、不放松的强烈信号,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转作风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动真格、见真招。

有令必行,令行禁止。餐桌上嗅不到“酒精浓度”,方显干部日常“作风硬度”,任何禁酒规定都要在落实中掷地有声、立竿见影。整治违规饮酒问题,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既要建立健全惩戒机制,更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顶风违规违纪者,坚持露头就打、严肃处理,不手软、不姑息,还要进行通报曝光以树起反面警示典型。对纠正“四风”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领导,也要严肃问责追责,从而形成持续警示震慑,把心存侥幸者从“醉酒”中敲醒。

酒局虽小,影响极坏。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带头转变思想,内化“不想喝”的自觉。每一次举杯前都要先想一想禁令的要求,想一想纪律的严厉,将“我干了,你随意”变成“守纪律,不端杯”,以实际行动感染周边人,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