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达茂旗的春耕播种工作才正式开始,通过专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全旗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记者采访了解到,2025年,达茂旗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覆盖面积达到14.8万亩,涉及项目资金约1036万元。



5月15日,记者来到小文公乡小文公村田间,四五辆大型农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鸣声,进行着连片玉米种植作业。一旁的农户们不时交流着今年的种植计划,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


达茂旗小文公先开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小文公村党支部书记王秀兰介绍,先开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初衷是为了缓解农民春季播种难、农机手养车难的问题,最初入股78台拖拉机,服务范围辐射全乡9个村委会。“去年社会化服务3.4万亩,今年全乡社会化服务共5万亩,分摊到全乡6个农机合作社,我们合作社承担的不到40%,服务全乡6个村委会,也缓解了我们的压力。”王秀兰说,以往农户种地价格为滩地35元每亩,粮地30元每亩,通过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农户种地价格直接减半,滩地17元每亩,粮地15元每亩,农户直接收益,农机手获得劳动报酬。



而在达茂旗西南面的西河乡,达茂旗三合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西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官蛇正在地里看着几台拖拉机正在进行耕地、铺膜、播种作业,他的眼里充满了希望。三合义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由西河村、什拉文格村、石兰哈达村3个行政村利用集体经济入股及部分农户机械入股成立。“我们从2023年开始做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年服务2.8万亩,纯利润近61万。2024年服务近3万亩,受天气及机械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利润不如2023年。2025年我们进行了设备维护,承担社会化服务项目1.8万亩,目前来看应该利润要比去年好一点。”张官蛇说。


近年来,达茂旗以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4年,全旗共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共计17.2万亩,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1231万元 ,为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达茂旗农牧局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会、工作推进会,培育出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同时为涉及耕、种、防、收作业环节的农业机械安装200余台北斗智能监测终端设备,有了北斗终端数据,就能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各环节作业开展补贴,给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吃下了“定心丸”。



达茂旗农牧局农村牧区社会事务发展中心主任张慧君介绍,今年,达茂旗在9个苏木乡镇、50个嘎查村全面推广“统种共富”模式,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覆盖面积达到14.8万亩,涉及项目资金约1036万元,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预计覆盖“统种共富”产业71.4%。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达茂旗农牧局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为全年的农牧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达茂旗农牧局将以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通过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激活农业生产潜能,为广袤田野注入现代化耕作动能,织密、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