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月明) 5月9日,记者从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联赛”)首场比赛于5月10日在镇江打响,镇江队主场以3:2的比分战胜扬州队。该联赛由江苏省体育局与江苏省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各设区市体育局、省足协和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承办,坚持“全民参与+城市荣誉”的理念,推动足球运动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

据悉,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精心打造特色赛制。在组队方式上,由全省13个设区市分别组建1支代表队,球队以城市命名。通过城市间的精彩角逐,激发地域认同感,让足球成为传播城市文化、凝聚民众共识的崭新载体,打造“体育+城市”融合发展的全新联赛典范。在场地规划上,实现13个设区市“一城一主场”全覆盖,让足球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的崭新符号,充分点燃全民参与的热情。在赛制设计上,巧妙设置比赛悬念,常规赛采用主客场单循环赛制,淘汰赛则采用单场定胜负规则,大幅增强赛事观赏性。

此次联赛为期7个月、共85场赛事。具体赛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常规赛,13支参赛球队进行主客场单循环较量,共13轮,每支球队各有6个主场与6个客场比赛机会,在使用计算机程序科学编排(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采用)后,已于今年3月28日举行抽签仪式,确定签位号与主客场,竞赛具体日程已对外发布。第二阶段为淘汰赛,由常规赛排名前八的球队,采用单回合淘汰赛赛制产生四强,直至决赛。

为方便运动员参赛和群众观赛,原则上所有比赛均安排在周末,每周最多安排一轮比赛。13轮常规赛将于今年9月27日收官,根据积分确定前八名。淘汰赛1/4决赛拟定于10月4日开赛,半决赛拟定于10月19日举行,决赛拟定于11月2日进行。决赛胜者将荣膺冠军,负者获得亚军,第三至八名则依据淘汰赛成绩与常规赛排名综合确定名次。此外,比赛还将评选“最佳球员”“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最佳教练员”“最佳球员阵容”及“优秀赛区”等奖项。

全省13个设区市积极响应,全力推进队伍组建工作,今年2月底基本完成组队任务。13支代表队共有516人获得参赛资格。其中,本科和大专学生85名、高中及中专学生69名、职业球员29名(含3名大学生和1名高中生)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337名。球员年龄最大40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24.09岁,充分展现足球运动的广泛参与性和蓬勃活力。

此外,将赛事宣传与讲好江苏足球改革故事、传播江苏足球创新声音、展示江苏足球发展形象有机融合,通过多渠道、全矩阵宣传报道,努力将江苏城市联赛打造成江苏足球品牌赛事。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城市荣耀,绿茵争锋”的主题口号;赛事Logo将汉字“苏”与足球运动轨迹巧妙融合,彰显地域特色与足球魅力;奖杯以方鼎作基、茉莉花为托,象征全省13个设区市凝心聚力、共同托举足球事业发展;吉祥物“豚宝”以长江保护动物江豚为原型,通过跃动踢球的拟人化形态,展现江苏足球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