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房地产市场那叫一个风云变幻,各种救市利好政策像雪花般纷纷扬扬地落下。2024 年一开场,绝大多数城市就纷纷放开了限购政策,银行那边也不甘示弱,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一降再降。这可把刚需族们的心给撩拨得痒痒的,都想着趁机实现自己的买房梦。

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位网友蒋敏的亲身经历,听完之后,大家对于买房选楼层这件事,估计得重新掂量掂量了。蒋敏说,有一种痛苦,叫 “买了一楼”。乍一听,一楼出行多方便啊,可住进去之后,那体验感简直一言难尽,真的是有苦难言。

蒋敏是在 2023 年入手了一套一楼带花园的房子。她当时选择一楼,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一楼出行便捷。对于家里有腿脚不便老人的家庭来说,这一点简直太有吸引力了。蒋敏想着,买了底层房子,以后就能经常把父母接过来小住,老人上下楼也不用那么费劲,这孝心也能更好地尽到,多好啊。


第二个原因,一楼前面有个小花园。想象一下,闲暇时光,在花园里种种花草,沐浴着阳光,夏天还能乘着凉,这生活多惬意呀,仿佛一下子和大自然亲近了许多。

第三个原因,也是很现实的一点,一楼房子单价便宜。通常情况下,一楼房子要比其他楼层每平米便宜 1000 元左右。要是买一套 100 平米的房子,这一下子就能省下 10 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谁能想到,蒋敏住了两年之后,对当初 “买了一楼” 这件事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想换房吧,又不太现实,无奈之下,她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给那些正打算买房的人提个醒:购买一楼的房子,千万要谨慎。为啥呢?原来,居住在一楼主要有以下 4 大痛点。

一般来说,楼层越低,采光就越糟糕。蒋敏住在一楼,每天阳光照进房间的时间特别短暂。一到梅雨季节,那更是难受,连续的阴雨天气,让房间里光线昏暗得不行,大白天都得开着灯才能看清东西。而且,一楼周边绿化通常都不错,各种植物郁郁葱葱,虽说亲近了大自然,可也在很大程度上挡住了阳光,室内采光受到严重影响,感觉整个家都阴沉沉的,时间长了,心情都跟着压抑起来。

住在一楼,私密性简直差到让人崩溃。白天在家里,都得时刻拉着窗帘,就怕外面的人看到家里的情况,一点隐私都没有。蒋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还特意给玻璃贴上了 “单向透视膜”,这样白天室内能看到室外,室外却看不到室内,而且不影响采光。可到了晚上,要开灯照明啊,这时候家里有没有人,外面看得一清二楚。没办法,晚上就只能拉上厚重的窗帘,好好的家,弄得像个密不透风的堡垒,那种憋屈感,估计只有住过一楼的人才能体会。


一楼湿气重,周边又有绿化环绕,简直就是蚊虫的天堂。特别是到了夏天,那叫一个遭罪,窗户基本上都不敢开,稍微开个缝,蚊子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嗡嗡嗡” 地往家里钻。蒋敏为了防蚊虫,在窗户上安装了高密度纱网,可蚊虫实在太狡猾了,纱网只要有一点点缝隙,它们就能 “趁虚而入”,让人防不胜防。想通风换气?那简直就是奢望,在炎热的夏天,只能在又闷又热还时不时有蚊虫骚扰的房间里煎熬。

住在一楼,噪音干扰问题也让人头疼不已。小区道路上车辆来来往往,有些车主还喜欢乱按喇叭,那刺耳的声音时不时就传进家里。还有居民遛狗时狗狗的叫声,孩子们在外面玩闹的声音,这些噪音严重影响着一楼居民的正常休息。蒋敏为了能睡个好觉,休息日都只能把门窗紧紧关上,可这样又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闷热得难受。总之,周边的噪音问题就像一个甩不掉的 “小尾巴”,时刻影响着一楼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可否认,带小院的一楼确实有着出行方便、价格便宜、亲近大自然等优点。但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它也存在着采光差、私密性差、蚊虫多、噪音干扰严重这四大缺陷。也难怪不少人感叹,有一种痛苦叫 “买了一楼”,方便是方便,可住进去才发现,里面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建议,除非家里有老年人,上下楼确实不方便,否则在买房选楼层时,对于一楼,一定要慎重考虑。毕竟房子是我们要长期居住的地方,生活的舒适性和质量可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