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李阳
“红白喜事莫攀比,勤俭节约是美德;邻里互助添温暖,文明新风共传递”,7月14日,南阳市西峡县重阳镇白龙村文明实践站内掌声阵阵,一场以 “践行村规民约,共建文明乡村”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这场由村“两委”牵头、老党员和乡贤代表共同参与的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村规民约,让文明新风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村民心田。
乡村要振兴,风气需先行。近年来,白龙村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等问题,将村规民约作为破解难题的 “金钥匙”。此次宣讲活动并非简单的政策宣读,而是通过 “案例剖析 + 互动讨论” 的形式,让村民成为文明新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活动中,村党支部书记带着修订后的《白龙村村规民约》逐条解读:“咱们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写进条款,明确婚丧宴席不超过 15 桌,就是要让大家卸下‘人情债’。” 一旁的老党员李大爷接过话茬,结合自己侄子婚事新办的例子说:“以前办场婚礼要花十几万,现在按村规来,省钱又省心,年轻人都支持!” 现场还设置了 “陋习吐槽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细数铺张浪费、乱堆乱放等陋习的危害,纷纷表态要从自家做起,遵守村规民约。
为让宣讲成果落地生根,村里同步成立的 “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由乡贤、党员骨干组成监督队,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及时劝导。村民王大姐原本打算为儿子大办升学宴,经过理事会成员上门宣讲,最终决定只请至亲小聚,还主动在村民群分享自己的想法:“省下的钱给孩子买了学习资料,这样的‘面子’才更有意义。”
如今的白龙村,村口的宣传栏里,村规民约条款清晰醒目,“文明家庭”光荣榜熠熠生辉。通过村规民约的刚性约束与宣讲活动的柔性引导相结合,红白喜事攀比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邻里纠纷的少了,互助和睦的多了。
下一步,白龙村将持续深化村规民约的实践效能,通过“板凳课堂”“田间宣讲”等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文明新风融入日常、浸润人心,真正实现“小村规”撬动“大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