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凝聚力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团队凝聚力不仅是维持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团队潜能的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团队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程度,既包括团体对每一成员的吸引程度,又包括团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吸引程度。当这些吸引程度达到一定强度,而且团体成员资格具有一定价值,这个团体就是凝聚力强的团体。凝聚力可用团体成员的下列态度来说明:对团体忠诚,对团体的工作有责任感,对外来攻击积极防御和反抗,与其他成员志趣相投并有友谊关系。在凝聚力强的团体中,成员的意见比较一致,相互关系融洽友好,对团体感到自豪并有强烈的责任感,完成团体的工作任务较好。

团队凝聚力又称“团队内聚力”,即指组织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它可以通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忠诚、责任感、组织的荣誉感等以及组织成员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御外来攻击或同外来组织的竞争力来表示;也可以用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团结合作和友谊等态度来说明。

研究表明,凝聚力高的组织有以下特征:

成员间意见沟通快,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

组织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成员愿意参加团体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其他活动出席率都较高;

组织成员愿意承担更多的推动组织工作的责任,时时关心组织,并注意维护组织的利益和荣誉;

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

心理学家多伊奇曾提出 一个计算凝聚力的公式:

组织凝聚力 =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组织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目

要想团队有凝聚力就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协同力)

你要努力使团队成员懂得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和取长补短的重要性。

但是只有他们知道这些还不够,你必须在用人方面懂得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协同力,让员工特点互补,进退一致,让团队的整体没有短板。

二、对共同利益的认同原则(归属感)

共同利益是大家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没有共同的追求,为什么要形成一个团队呢?

比如一个战斗销售小组,他们的共同利益是某个产品大量销售,所以这个团队的共同目标就是把产品卖得越多越好;



对一个部门,他们的共同利益则是该部门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在竞争中获胜,成为公司最优秀的部门团体,然后每个成员都能获利,这就是共同利益的体现。

如果大家都认同了共同利益,就一起结合成了一个团队,也就有了对团队的归属感。

三、以贡献论报酬的公正原则(工作动力)

贡献高者,报酬就多;贡献低者,报酬就低。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绝对公正,不容许私人关系影响自己的决定,不允许有特权成员的出现。

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属下有强大的工作动力,因为他们知道:老板是一个公正的人,只要自己对团队做出了贡献,就一定能收获相应的回报。


有一些老板破产的原因不是市场不行,事实上他产品卖得很好,但他公司的优秀人才流失得非常严重——他过于厚待公司内的家族成员,尽管他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他在公司的耳目。

凭借与他的特殊关系,拿着高薪,坐着高位。那些一线的销售人员干的是驴子的活,拿的却是只够吃草的钱。

于是,竞争对手抓住他的这个弱点,采取了持久的“挖墙脚”战术。

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以后,他的公司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由一堆废物构成的团队,能干活的人全走光了。到了这一步,他的公司走向衰败就已经是必然的结局了。

四、和谐有效的沟通机制(舒适的环境)

良好的沟通氛围是黏合团队效果最显著也是最直观的一种因素。



对新员工来说尤其如此,入职的第一天他在工作流程方面可能什么都没记住,甚至老板对他说了什么他也会因为紧张而忘掉,但他一定会对公司的沟通氛围印象深刻:

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是教条的,还是灵活的?是压抑的,还是快乐的?他会非常清楚,而且会有直接的冲击,决定了他的内心是否愿意在这个环境中长期工作下去。

五、完善独有的团队文化(价值观)

一支正式的团队,它必须逐步建立并完善自己独有的团队文化,创造一种氛围,去俘获成员的心灵,然后才能培养他们整体搭配的团队默契,并为每一个人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没有认同的价值观,他们就很难真正地付出忠诚,因为他们会感觉不是在为自己工作——而只是给别人打工。

作为团队领导者,你还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在提供整体价值观的同时,让他们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破除你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形成他们的团队价值观。

在团队共同相处的时间内,创造一些共同的经历,经历越深刻,越难忘,团队的凝聚力越强